2014年上半年,引發社會熱議的養老金並軌問題終於有了實質性進展。根據國務院日前發佈的《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規定,“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依法參加社會保險,工作人員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該條例將於7月1日起正式實施,2014年也因此成為養老金並軌破題之年。(相關報道見本報A04版)
今年以來,已被提上議事日程的事業單位改革一直牽動著公眾的目光,有些人對這一改革寄予了極大的希望,也有些人對其有著過多的擔憂,從媒體熱衷的“破題”兩個字上便能讀出一些意味。事實上,《條例》中的不少規定,比如合同制、公開招聘等在很多事業單位都已經推行,《條例》的實施與其被稱為破冰,不如說是對多年來改革成果的一種確認。此舉的最大意義或許並不在於破冰,而是在於引導事業單位改革走入法治化推進的軌道。
- Jul 04 Fri 2014 18:31
心態變革是事業單位改革的紅利
- Jun 22 Sun 2014 03:37
我省擬打造以“老家河南”為統領的旅游品牌體系
□東方今報記者 王秋欣
建設四星以上酒店140家,讓航空港成為旅游購物免稅區,全省範圍落實帶薪休假鼓勵出游……昨日記者獲悉,我省出台《關於加快旅游產業轉型升級的意見》,擬打造以“老家河南”為統領的旅游品牌體系,讓河南成為全球華人的“休憩家園”。
- Jun 16 Mon 2014 13:22
廣東一清代古橋被偷拆 多名涉案嫌疑人被刑拘
新華社廣州6月2日電(記者 鄭天虹)記者2日從廣東河源龍川縣委新聞辦獲悉,位於龍川縣老隆鎮的一座建於清代、迄今已有200多年曆史的雙孔石拱橋——洋溪橋,在一個月前半夜被人用2台挖掘機無端拆毀。經立案偵查,多名拆毀古橋的涉案人員已被當地警方刑事拘留。當地政府目前已啟動古橋的修繕工作,預計11月底前將完成洋溪橋的修複工程。
經調查,2013年廣東長鴻實業集團就計劃將沿江東岸的龍宸樺府旁邊的洋溪橋拆掉,目的是使龍宸樺府與沿江路連成一片建成一個讓住戶休閑的小廣場。2014年春節前後,為更有利於樓盤的銷售,長鴻實業集團龍川分公司項目部營銷部門向總公司提出儘快拆掉洋溪橋的請求,總公司就安排龍川分公司的葉某負責籌備拆橋工作。
- Jun 13 Fri 2014 18:33
湛江:3步放行 電子支付鋪就企業快速“通關路”
南方日報訊 (記者/崔財鑫 通訊員/張琳琳 朱曉英)“從前看單是埋頭苦幹,現在看單是正襟危坐”,這是湛江海關隸屬霞山海關關員莉華對無紙化通關最直觀的感受。記者日前在湛江海關瞭解到,該關自該關推行通關作業無紙化改革以來,海關通關效率大幅提高。
據瞭解,無紙化通關改革後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為了進一步的提高通過效率,湛江海關正在全面推廣電子支付,這將成為無紙化的又一大“法寶”。這被稱為“法寶”的電子支付,是區別於以往櫃臺支付的新模式,以往櫃臺支付要經歷8項手續,企業才能完成放行,而電子支付只需3步就能完成。依靠信息技術發展,簡化行政手續,正是這一“法寶”的核心理念。進口涉稅貨物在電子支付全面推行後,基本實現無紙化通關,目前湛江海關下轄的霞山海關進口貨物平均通關時間為8.87小時,比全國平均通關時間63.78小時快7倍。
- May 30 Fri 2014 22:21
“勞動技有所長 學習其樂無窮”之“花繁葉茂 插一瓶風月無邊”
編者按:除了像真正的農民一樣下地幹活,還有沒有其他好玩的、有趣的新型勞動?如果留意你會發現,在北京城裡各種琳琅滿目的“動手課程”,一點兒不比吃吃玩玩的地方少。以下為你推薦的各種課程,除了收穫一份勞動的快樂,同時,還增長了一種新的生活技能,獲得更高的生活質量。這也是這個專題建議你從繁忙的工作生活中抽身、感受動手的快樂的初衷。
◎劉靖
- May 28 Wed 2014 05:38
澳洲飛往印尼航班遭醉漢“劫持”迫降
新華社電綜合本社駐雅加達和堪培拉記者報道:維珍澳大利亞航空公司25日飛往印度尼西亞的一架客機發出遭劫持信號,最後安全降落在目的地巴釐島機場。
現在已經查明,所謂“劫機”原來是一名醉酒乘客企圖硬闖駕駛艙。
- May 25 Sun 2014 10:03
書畫名家進中小學客串"講師"
新京報訊(記者 李飛 杜丁 攝影報道)為了讓學生深入瞭解中華民族豐富的文化遺產。今天下午,北京十二中的學生迎來一批特殊的講師。來自北京美術家協會、北京書法家協會的12位著名書法家、美術家到學校親自指導學生的書法美術課程。並對學校開設書法課、美術創作課等校本課程提出建議。 (原標題:書畫名家進中小學客串"講師")
- May 22 Thu 2014 14:36
敘已移交三分之二化武
完成第13批化武材料移交工作
新華社電 禁止化學武器組織14日說,截至目前,敘利亞政府已經移交了接近三分之二的化學武器材料。
- May 19 Mon 2014 21:27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站敲詐勒索被撤銷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日前通報中國經濟時報社記者站及記者敲詐勒索案。中國經濟時報社記者郗永豐自2010年10月擔任該報河南記者站副站長(主持工作)以來,與該報記者李國鵬、原記者耿付安、事業發展中心主任喬國棟、河南記者站工作人員劉雲濤等人,多次利用新聞採訪報道活動進行新聞敲詐。
郗永豐等人不僅利用輿論監督寫曝光文章向基層施加壓力謀取非法利益,還利用職務便利斡旋其他媒體或記者消除負面報道謀取非法利益。同時,記者利用新聞輿論監督介入企業經濟糾紛謀取非法利益並強迫企業搞有償宣傳謀取非法利益。